公司违法员工会被牵连吗

2023-08-07 14:22:45 来源:互联网

公司违法员工会被牵连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。

1、公司违法一般追究的是主要行为人,即违法行为的受益人,一般员工不会受到牵连;当劳动者主观上知晓用人单位经营的业务存在违法性而从事,当违法行为被查处后,劳动者不能仅声称是服从单位安排而免于承担法律责任。司法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也需要查明事实,区分责任,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,不要涉及无辜劳动者。


(资料图)

2、如果员工有直接参与的,参与违法行为的员工就会受到处罚。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,或者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设立后,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,不以单位犯罪论处。

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

1.单位犯罪的两罚制

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。在两罚制中,对单位是判处罚金,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,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。

在两罚制中,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,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,主要是自由刑。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,又有以下两种情况:

(1)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刑罚。

(2)在少数情况下,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。

2.单位犯罪的单罚制

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,即只处罚自然人而不处罚单位。

企业犯罪中员工的刑事责任

以是否直接参与公司的犯罪活动为标准来区分员工,大体可以分为两类:

一是直接参与公司犯罪活动的员工,例如公司诈骗案件中,负责开拓业务,与客户签订合同的业务经理;

二是不直接参与公司犯罪活动的员工,例如公司诈骗案件中,为公司的诈骗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员工。

直接参与公司犯罪活动的员工,客观上直接参与了犯罪活动,主观上也认识到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涉案内容(是否明知是犯罪,不影响罪名的成立),很可能会构成犯罪;不直接参与公司犯罪活动,只是提供帮助的员工是否构成犯罪,关键看主观上是否明知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涉案内容,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主观明知,那么可能构成犯罪。法律上所称的明知,并不是别人直接告诉你这是犯罪,而是根据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思维所应尽到的一个审慎义务,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从事的是违法犯罪活动。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涉案内容,在公司工作期间有过疑虑,但却没有尽到审慎义务,最终很有可能被认定为从犯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【法律依据】

《刑法》第三十条

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,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第三十一条

单位犯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。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标签:

MORE >最新资讯

15037178970

MORE >婚姻法

Copyright 2004-2022 fazhitong.com 版权所有   邮箱:435 226 40@qq.com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70 有害信息举报